> 文章列表 > 中国古代国家宗庙祭祀制度始建于

中国古代国家宗庙祭祀制度始建于

中国古代国家宗庙祭祀制度始建于

宗庙是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

宗庙制度始建于周朝,是祖先崇拜的产物。

周人宗庙制度: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所谓昭、穆,是指宗庙中位次的排列,自始祖以下,父曰昭,子曰穆,按照世次递邅排列下去);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五;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汉代经学家刘歆认为,周人宗庙自始祖稷以下有文王、武王两宗没有列入七庙的数目中,他们的庙称为“世室”,因此实为九庙。

不过,“七庙”也好,“九庙”也好,随着世代延续,总是不够的,对于渐渐远去的“亲尽”之庙,礼仪规定有“毁庙”制度。即除始祖之外,不在“七庙”之数的远祖的宗庙平时都不再加以祭祀,神主移入“祧庙”内,藏在石函或专设的房间里,每当祫(xiá)祭时才拿出来。祫祭就是合祭,把远近祖先的神主集中在一起进行总祭,三年一祭。

仙剑奇侠传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