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不离野马氤氲不足谓之太和

不离野马氤氲不足谓之太和

不离野马氤氲不足谓之太和

原文:

太和所谓道,中含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其来也几微易简,其究也广大坚固。起知于易者乾乎!效法于简者坤乎!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

不如野马、氤氲,不足谓之太和。语道者知此,谓之知道;学《易》者见此,谓之见《易》。不如是,虽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称也已。

译文:

太和是万物未生之前的原始状态,太和之气被称为道,其中包含气体的浮沉、升降、动静、相互感应的本性,是产生元气、运动、胜负、屈伸的开始。太和之气在不变中孕育着变化,阴阳两种气体的性质决定了太和的发展变化。

太和之气初始之时看起来弱小细微,简单易知,这是变化之初,气体运行最微弱,易感知,但是细细研究发现它也寓意深刻。变化的规律不离太和的本体,一切运动都有迹可循。

太和之气易知的原因在于天,遵从天的运行规则从不背离的来自于地。天道运行,气体清畅,本性的变化不离阴阳,地道运行,顺从天道轨则,易于感知,太和之气散开在宇宙中可形象地说它为气。气的概念虽是不可见,但万物靠它运行,所以说不离形象,它清幽无所不通达但不能将它描述为物象的称为神。太和之体生发的两用,一种是运行的气,一种是无形的神。

如果它的运行比不上“野马”奔腾之状,即气体运行的极致,比不上宇宙初生时浓郁的元气,即气体未相互发生作用的状态,那么就不能将它称作太和之气,这是自太和之体生发出来的最原始的气。论道者明白了此中的道理,才能真正明白道理;学《易》的人见到了此处的奥秘,才能真正看懂《易》学的玄妙。

如果我们不能这样悟道,虽然你拥有周公般的才气美德,那你的智慧也不足以服众。只有我们看到一切在气体中运行的万物,明白它的一体和两用,才能真正明白太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