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电磁感应效应

电磁感应效应

电磁感应效应

电磁效应(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是指因磁通量的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标志着一场重大的工业和技术革命的到来。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电磁感应是在变化的磁场中跨越电导体产生的电动势(即电压)。

麦可·法拉第通常被认为是1831年感应的发现,和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数学上将其描述为法拉第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描述感应场的方向。法拉第定律后来被推广为麦克斯韦-法拉第方程,这四个方程之一麦克斯韦方程在他的理论中电磁。

电磁感应有许多应用,包括电气元件如电感器和变压器,以及设备如电动机和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