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吴国以什么名义称帝
东吴孙权称帝的理由:
在当时谶纬盛行,称帝必然需要祥瑞,所以江南一带出现(制造)了一堆祥瑞,随后孙权决定,响应天命,在建业城外登基,国号“吴”,年号“黄龙”。
孙权的《告天文》如是说:
皇帝臣权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汉享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气数终,禄祚运尽,普天弛绝,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夺神器,丕子叡继世作慝,淫名乱制。权生于东南,遭值期运,承干秉戎,志在平世,奉辞行罚,举足为民。群臣将相,州郡百城,执事之人,咸以为天意已去于汉,汉氏已绝祀于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休征嘉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权畏天命,不敢不从,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惟尔有神飨之,左右有吴,永终天禄。
这套说辞是说吴继承于汉。逻辑链是:
1、曹丕篡夺汉室,是乱制。
2、汉确实该亡了,而天命在吴。
在此文中,回避了蜀汉建立的合理性,前来参加祝贺的蜀使者陈震,也在贺词中做了回避,双方达成同盟,并重申:灭魏后,二分天下。
——其实双方都是在“画饼”来释放“诚意”。
在后来,邓芝再次出使孙吴面见孙权,孙权在酒足饭饱之际,又提起二分天下的设想,结果反被邓芝教育了,邓芝说:“天无二日,等到曹魏灭亡了,如果你们还不知道天命在哪,那就是我们双方开战的时刻。”听到此话,孙权并不生气,反而在写给诸葛亮的信中夸邓芝:只有邓芝才能让我们两国更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