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赤壁怀古原文
辛弃疾与苏轼:英雄气概 vs. 人生哲理
两位大诗人,辛弃疾和苏轼,都爱写“怀古”诗,但风格完全不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充满了浓厚的英雄情结,像一个复古风的爱国诗人,怀念孙权、寄奴这些古代英雄,感叹现在的江山空旷,英雄难寻。相比之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有哲理感,他通过描绘历史的波澜壮阔,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感慨人生的短暂。
这两个“怀古”主题,其实都在说一个道理:古人能做到的事,今人未必能复制,但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无论是辛弃疾的“气吞万里如虎”,还是苏轼的“哀吾生之须臾”,都折射出他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不过,问题来了:在现代生活中,如何找到自己的“英雄气概”呢?也许答案就在他们词中的精神内核——即使身处困境,依然保持对理想的执着。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词到现在还被人传颂,因为里面的感情和思考,永远不会过时。
下次再读他们的词,不妨想想自己,是否也能像他们一样,既有热血,又有智慧,既有豪情,又有深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念奴娇·赤壁怀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