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善合一。 礼源于上古时代的祭祀与习俗,用于规范行为、区别是非;乐则用于协调秩序、促进和谐、陶冶情操,即"用乐之和弥补礼之分"。 "礼乐"不只是为了满足耳目之欢,而是引领人心向善。孔子在文化上继承并超越了周公的制礼作乐,提出仁政思想以及"仁"和"礼"的治国原则。 在礼与乐的关系中,儒家认为,礼为德之端,乐为德之华。礼的根本在乐和诗,礼要靠乐和诗来风行天下,"美善合一"是孔子所推崇礼乐文明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