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人吃什么粽子
内“芯”:咸粽
对南方人来说,粽子得吃“咸”的,最多见的是肉粽。
嘉兴鲜肉粽
嘉兴粽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称,而原汁原味的鲜肉粽则被誉为“粽子之王”。
乌镇的船头棕可谓把鲜肉粽做到了极致:一整块肥瘦均匀,用黄酒、酱油、白糖、葱姜水腌制而成的东坡肉被放进船头粽里,吃起来有浓浓的东坡肉拌饭的味道!
金华火腿栗子粽
金华火腿在浙江耳熟能详,做粽子怎么能少了它呢?
在抗战时期,沪、杭、宁、绍等地的人避难于金华,对火腿栗子粽尤为喜爱。金华粽店和走街粽摊在当时随处可见,风靡一时。火腿的香醇弥漫街头巷尾,就连入了夜,还有小贩串街走巷吆喝叫卖。
衢州江山酸菜鲜肉粽
爱吃辣的衢州人,连粽子也不放过。最经典的是衢州普通人家自己做的酸菜咸肉粽。一勺农家酸菜混着点点辣意,配上一块自家腌制的咸肉,简简单单便是一种完美的鲜香滋味。
一只好的酸菜咸肉粽采用新鲜粽叶包制,沁入了粽叶丝丝缕缕的清香,综合掉了咸肉的腥味儿,也让糯米的味道更加清爽。咬上一口,糯米粒粒分明,咸肉和酸菜的鲜咸带着微微的辣味挑逗你的味蕾,让人停不下口。
衢州龙游骨头芋头粽
除了龙游人,估计很少有人吃过这种骨头芋头粽。这粽子,糯米包着的不仅仅是芋头,还有一根与粽子长度相当的土猪骨头肉,那种鲜香软糯的味道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
芋头切条,晒上几日,和骨头肉一起拌上龙游特有的辣椒酱,把粽子“内芯”填得满满当当。随手扒开一只刚出炉的粽子,晶莹的糯米泛着点点油光。一口下去,芋头的香糯、鲜肉的酥软伴着一抹爽辣在嘴里相互交织,一口绝对不过瘾。
内“芯”:甜粽
在爱好吃咸粽的浙江人面前,却有两款粽子杀出了重围,为甜粽争得了一席之地。
湖州长兴猪油豆沙粽
一层猪板油一层细砂糖,层层叠叠压得严实,油板吸饱了糖汁,混进炒好的赤豆,细沙馅便泛起乌黑油亮的丰腴色泽。下水猛火煮、焖过夜,糯米涨得酥软,与馅料浑然一体。咬下去,口感十分香滑。
宁波碱水粽
宁波民谣中有“五月白糖搵粽子”的说法。尽管嘉兴粽子声名远播,但很多宁波人心里惦记的,还是那最不起眼的碱水粽。
既然被称为碱水粽,可见碱水的重要性。碱水在粽子里主要用来吸收水分,产生良好的黏弹性。宁波碱水粽子里仅仅放着碱水浸泡过的糯米,煮熟后,粽子就会变成半透明的金黄色。捞起来晾凉,蘸着白糖吃,就是老宁波儿时的味道。
外形
讲完了内“芯”讲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