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吕宋楸毛介绍

吕宋楸毛介绍

吕宋楸毛介绍

吕宋楸毛,中药名。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Lam)Muell Arg.[Croton philippinense Lam]果实的腺毛、毛茸。具有驱虫缓泻的功效。主治绦虫病,蛔虫病,蛲虫病。

功效作用

功能

驱虫缓泻。

主治

主要用于绦虫病,蛔虫病,蛲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3g;或装胶囊;或煎汤。外用:煎水洗或涂敷。

注意事项

《全国中草药汇编》:果实上腺毛有毒,过量则可引起中毒,发生恶心、呕吐、强烈下泻。

化学成分

本品含粗糠柴毒素、异粗糠柴毒素,4-羟基粗糠柴毒素,3,4-二羟基粗糠柴毒素,间苯三酚及卡马拉查耳酮A、B。

药理作用

驱虫等作用粗糠柴毒素及异粗糠柴毒素有驱虫作用,对兔小肠能提高张力,增强蠕动。

相关论述

1、《广西中药志》:能驱除绦虫,蛔虫,蛲虫,并兼有泻下作用,故服药后无须再服泻药。民间用治烂疮,跌打,煎水洗脚肿,风湿。

2、《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驱除绦虫药,具有缓泻作用,适用于小儿及体弱者。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治绦虫病:红果果毛3g。水煎,冲服雷丸2粒。(《万县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9、-10月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摘,入布袋中,摩擦搓揉抖振,搽落毛茸,拣去果实,收集毛茸,干燥即可。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腺毛及毛茸呈细粒状、暗红色、浮动性粉末,无臭,无味。投水面上浮,微使水色变红。投乙醇、醚、氯仿及苛性钾液中,能使溶液呈深红色。徐徐振荡之,共灰色部分(非腺毛)聚集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