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宾楼三个镇馆之宝是什么
一件是慈禧用过的象牙筷子、一件是用二十两黄金(也有说是625克黄金)饰成的鸿宾楼牌匾,还有一件是当年东家重金购置的当世罕见的黄唇鱼鱼肚,我们接下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三件珍品,以及关于它们的有趣往事。
清真美食:芫爆散丹
先说这老佛爷用过的象牙筷子。鸿宾楼在清末津门能做到“九大楼”之首,就是靠着“全羊席”、“烹双鲜”和“笃法制菜”这三绝。满人不食牛肉,平日里猪肉又几乎天天吃,于是在慈禧六十大寿的时候,宫里面就用鸿宾楼的108道全羊席给老佛爷换了换口味。
但慈禧属羊,若是上菜时报出的菜名里有“羊”字,岂不是有让她自己吃自己的不敬之意?基于这个考虑,非常有名的“全羊席中不带羊”的典故就诞生了。举个例子,这里面有道菜叫“探灵芝”,其实做的就是溜羊鼻;而“明开夜合”指烩羊眼;“迎风草”则为扒羊舌,等等等等,可谓讲究至极。
什么叫做饮食文化?不光要能饱腹,能过一时口舌之瘾,还要能说出个道道来。估计慈禧太后吃得很高兴,于是便将自己进食用的筷子赏给了鸿宾楼,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猜测而已。
羊脑炖蛋
再说说鸿宾楼的金字招牌。这块金匾是由清末两榜进士出身的于泽久题写的,又经二十两黄金饰成。关于它,有三件特别有意思的事:第一,“鸿”字右边的“鸟”,繁体应为四点,可它下面只有三点;第二,于泽久题匾没落款,大家可以看看全聚德、砂锅居、月盛斋这些名家题写的牌匾都是有落款的;第三,这块匾曾拿去荣宝斋修复,结果发现匾额的底板中还藏着一幅牡丹美人图,不知是何年何月何人因何所为。
除了金字招牌,1963年为庆祝店面迁至西长安街,郭沫若也题了一块“鸿宾楼”的匾额,现在还被用作该店的注册商标;到了1983年,宣统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来店吃饭时,店家求字,溥杰不仅送来了自己的墨宝,还专门请当代书法大家启功为鸿宾楼再题一匾。一家三匾,块块为名家所题,可谓是荣光之至。
白切羊肉
这最后一样宝贝就是黄唇鱼的鱼肚了。这块鱼肚重920克,极为罕见,据说2015年的时候,市面上同类的价格就已经是一斤(500克)150万左右了。当然,在这里要说明的是,黄唇鱼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不允许私自进行交易和买卖的。
可鸿宾楼的这块是人家在1934年的时候,由其东家花巨资购得的。凡事物以稀为贵,况且黄唇鱼的鱼肚还有止血的奇效,尤其是在孕妇产后血崩的时候,据说能够药到病除,关键时刻救人一命。店家有了此等宝贝,别人想和你在这方面拼,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拼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