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弥渡红岩的来历

弥渡红岩的来历

弥渡红岩的来历

红岩古称白崖、勃弄。据明代谢肇淛《滇略·卷七·事略》载: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有彩云见于白崖,遣使迹之,乃置云南县。”白崖在汉代就已经设县,距今2140年。在这片土地上出现的白子国,历史比唐代南诏、宋代大理国古老,存续时间更长久,达738年。此地物产丰饶,自古就有“白崖熟,一郡足”等美誉,是著名的滇西粮仓。

红岩位于弥渡坝子西北,三面环山,南望弥川,北靠凤仪,东接祥云,西连巍山,古镇上布满了战国到明清时期的古遗迹、古建筑,如古驿道、庙宇、殿堂、古民居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鲜亮夺目,其中有很多让人惊艳和意想不到之处,如谷女寺、医王寺(虫蝗寺)、白崖道(定西岭清溪古驿道)、白崖城(白子国都城遗址)、唐大历七年(772年)南诏阁罗凤筑白崖新城遗址等。红岩古镇如此高密度的文化遗存,令史学大家、考古专家惊叹不已。

行走于白子国故都遗址,穿过观音村王家大院古民居的屋檐,蹒跚于定西岭蜿蜒崎岖的古道上,仿佛回到了从前的岁月,好像看到西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梦到彩云现于白崖,遣使求通蜀身毒道,白崖始为云南县;好像看到公元前109年至公元629年的738年间,白子国在这片土地上三十三代的更替及张乐进求禅位细奴罗的历史演进;好像听到诸葛孔明七擒孟获平定南中,昆弥岭金戈铁马的呜咽;好像看到元代中统年间,滇西进士第一人,白崖学子苏隆,独领风骚近百年;好像听到毁于兵燹的彩云书院里“白云一片去悠悠,玉笛横吹月满楼”的吟诗声……走进如今的红岩,不用刻意地去搜寻,只需随便走走看看听听,也能感动人,也能让人揪心揪肺想个三天两夜。

自汉至魏晋隋唐之间,红岩经历了非凡的岁月:彩云现于白崖,西汉置云南县,诸葛武侯平定南中,张乐进求让位于细奴逻,阁罗凤据有白崖南诏兴等,这些历史往事,早已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但红岩境内星罗棋布的古遗迹、古遗址仍在延续着历史——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白崖古城、新城;逶迤西去的白崖古道;医王寺镇蝗塔,谷女寺阿难尊者舍利塔、小二湾风水塔;藏经洞下隐轩寺、遍照寺、戴家寺;人才辈出的彩云书院;“创自前唐,兴于蒙段”的皇家园林避暑胜地谷女寺;香峰山上医王寺(虫蝗寺);古驿道(白崖道)关隘天马关桥;天柱崖上天柱峰;滴水崖上“去思碑”;白崖城附近石棺墓;出土的石斧、铜剑、铜斧、汉晋墓砖等,这些数不清的历史文化遗存,使红岩的声誉绝非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