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原文嘉靖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有鱼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随着沈一石的一场大火,明白的,糊涂的,有才情的,通世故的,忠耿直谏的,飞扬跋扈的,精明市侩下藏着文人风骨的,修身养性里掩着乖戾专制的,在历史的烟云里焚烧继而消散开去了。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嘉靖帝在位45年,严嵩父子专权20余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地方官员上下勾结、盘剥百姓致使“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司礼监、内阁内斗不断、争议不休。明朝官员十万之众竟无一人敢于直言不讳、陈情利弊。海瑞的一方《治安疏》痛骂天子、针砭时弊,如同一阵响雷惊天变。嘉靖说海瑞是一炳神剑,贤者握之,当一往无前扫除朝局之阴霾。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从司礼监五十万匹丝绸,到高翰文“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方略,再到严党倒台,后来的海瑞上疏明臣道。历史粉墨登场,不是非黑即白,即使清流如张居正也能说出“先让浙江乱起来”这样的话。他们都不懂海瑞,高翰文说海瑞是以直博名为的就是名流青史,海瑞死谏为的却是后世无人再骂皇帝。嘉靖自诩自己是效仿汉文帝“无为而治”,然而自己却是不以百姓之心为心,不以百姓之苦为苦,大兴土木,修道以求长生。万方有罪,罪在朕躬,错的就是这个“朕”字。裕王仁厚,嘉靖帝留三道疏“存者召用,殁者恤录,见监者即先释放复职”拉开了长达十八年的隆庆大改革的序幕。
沈一石的一场大火,海瑞的一道奏疏,打破朝堂之上看似平静的局面,人心似水民动如烟,君父是山,百姓是江,合起来就是江山二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求黄老长生之道倒不如为百姓做事,明君贤臣在人心中、在史册里,不在皇权之上,瓦砾之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