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道德经”的文章 - 第35页
  • 圣人之道是什么

    圣人之道是什么

    “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末尾的这句话,读起来就能感觉到这位中国古代的大先知对生活在世俗中的人们的最后一次叮咛。在圣人的心...

    12-31 327 139 文章列表
  • 圣人为腹不为目是什么意思

    圣人为腹不为目是什么意思

    解释为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原文出自于春秋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

    12-31 267 358 文章列表
  • 不出户知天下原文及译文

    不出户知天下原文及译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其译文是:不出门户,就能...

    12-31 232 53 文章列表
  • 合抱之木生于什么

    合抱之木生于什么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

    12-31 232 907 文章列表
  •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什么意思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什么意思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这句话出自《道德经》通行本第三十章,意思是军队所处的地方,荆棘丛生。楚简本没有该句,帛书甲本、帛书乙本均缺失了一部分,汉简本写...

    12-31 530 850 文章列表
  •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的语法现象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的语法现象

    语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 出自老子《道德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意思是:不自我表现,反能德行更加显明;不自...

    12-31 268 837 文章列表
  •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也,谓:天毋已...

    12-31 244 83 文章列表
  • 自视者不彰的意思

    自视者不彰的意思

    意思是自以为是的人,得不到彰显; 【名句·出处】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德经》) 【原文·语境】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

    12-31 797 194 文章列表
  • 道德经民为重原文

    道德经民为重原文

    《道德经》之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

    12-31 273 478 文章列表
  • 道德经民为重原文

    道德经民为重原文

    《道德经》之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

    12-31 621 570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