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下》:“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 全文...
此成语最早出于《孟子·滕定公上》。 “上有好也,下必有甚焉者矣。其中有个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滕定公去世,太子叫然友去请教孟子如何办理丧事。然友到了邹...
滕文公,战国时滕国的贤君,华夏族,名宏,滕定公之子,当时世称元公,他与孟子是同时代人。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国,在...
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孙氏衰微后,有一支从鲁迁居到邹,就...
填量词应该就是“堵”,应该就是“一堵岌岌可危”的石崖。 岌岌可危,汉语成语,拼音为jí jí kě wēi,意思是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岌岌:危险的样子。...
“达尊”用现代汉语说,就是“社会普遍尊重的人”。此语最早出于孟轲。孟子说:“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孟子·公孙丑下》)。“爵”指官爵,“齿”指年...
这句话的意思是:背负泰山飞越北海。 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篇上》,曰:“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