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仁政”的文章 - 第8页
  • 不以规矩下一句

    {"error":"API\u8bf7\u6c42\u5931\u8d25","http_code":404}

    12-31 830 492 文章列表
  • 仁人无敌于天下 出自左传

    仁人无敌于天下 出自左传

    仁者无敌,汉语成语。出自《孟子》的《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

    12-31 706 58 文章列表
  • 仁政治国和以德治民有什么区别

    仁政治国和以德治民有什么区别

    “德”的字形主体部分,为“心”为“直”,强调心灵的正直;“仁”的字形中主体是“人”,强调人与人的亲爱。诉诸政治,德政关注统治者的公平、正直及其示范作用。“为...

    12-31 986 323 文章列表
  • 奚暇治礼义哉的暇什么意思

    奚暇治礼义哉的暇什么意思

    暇:时间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的翻译是: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奚:哪。治:用,顾。这句话出自《孟子·梁...

    12-31 759 584 文章列表
  • 离娄有什么典故

    离娄有什么典故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白话解:孟子说:“像从前离娄那样精...

    12-31 35 825 文章列表
  • 天下定于一意思

    天下定于一意思

    孟子拜见梁襄王,梁襄王问他,天下定于什么?孟子说,天下定于一。 梁襄王接下来问谁能一之? 梁襄王的回答,片面理解了孟子的话,他是过分看中了人治的力量...

    12-31 83 750 文章列表
  • 得道者多助原文和译文

    得道者多助原文和译文

    1、原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12-31 761 30 文章列表
  • 孟子的君民同忧乐思想论述了什么

    孟子的君民同忧乐思想论述了什么

    论述的是他的民本思想与仁政学说。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

    12-31 895 258 文章列表
  • 孟子主张“王道”,什么意思

    孟子主张“王道”,什么意思

    王道,古时指以仁义统治天下的政策。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王道,是先王治天下之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保合诸夏,谐和万邦,...

    12-31 551 765 文章列表
  • 孟子什么时候提出仁政

    孟子什么时候提出仁政

    儒家代表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仁政。 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他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建立了以“民贵君轻”、“制民恒产’等为基...

    12-31 343 669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