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仁政”的文章 - 第9页
  • 非小人莫养君子原文

    非小人莫养君子原文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

    12-31 141 488 文章列表
  • 昆虫记第十章原文

    昆虫记第十章原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

    12-31 554 92 文章列表
  • 孟子的君民同忧乐思想论述了什么

    孟子的君民同忧乐思想论述了什么

    论述的是他的民本思想与仁政学说。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

    12-31 694 973 文章列表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核心思想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核心思想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核心概念是:仁政,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

    12-31 682 965 文章列表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推理方法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推理方法

    孟子首先以仁君行仁政为事例,指出行仁政的先王,是基于「不忍人之心」,才会行「不忍人之政」。说明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接著,他举出另一个事例,论证...

    12-31 649 825 文章列表
  • 不破不立仁者无敌是什么意思

    不破不立仁者无敌是什么意思

    释义 不…不…:用在意思相反的两个词的前面,表示假设和强调;破:破除,废除;立:建立,确立。不破除旧的事物,就不能顺利地建立新的事物。 例句 任何事物...

    12-31 655 149 文章列表
  • 得道者多助原文和译文

    得道者多助原文和译文

    1、原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12-31 263 448 文章列表
  • 儒家的推恩思想

    儒家的推恩思想

    儒家的说法是欲“以及人之老”,必先要“老吾老”,就是最根本的推己及人的推恩思想。 儒家认为一国之君要施行仁政,就要进行“推恩”,是指把自己的不忍之心推广...

    12-31 548 276 文章列表
  • 不以规矩下一句

    不以规矩下一句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鼓吹与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 面: 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所谓“不...

    12-31 372 925 文章列表
  • 踵门而告文公曰的踵的意动用法

    踵门而告文公曰的踵的意动用法

    踵-释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用,意思是:“亲自登门”;“亲到其门”。 此句意思就是:亲自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12-31 460 889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