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应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句话出自于《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较长,节选如下: 【原文节选】 天地有大美而...
出自《庄子·山木》。 原文: 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内篇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己写的;外篇共十五篇,杂篇共十一篇,一般认为是他的学生或他的后学写的。总的来看,...
庄子「齐物论」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佛教的僧肇大师亦言:「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总言之「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指的是「...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顺应自然,免除物我之别而融与天地万物之间。 “天地与我并生”就是说化自然于无为之中,顺应天命,不要刻意去追求“我”...
意思: 在世间只有善于跟随现状改变而改变的才会做事都通顺。 理解: 世事变幻莫测,上一秒风轻云淡,下一秒风雨巨变。不管如何变化,都应该学会适应,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