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称门卫叫啥
他们在古时,被人称作看门人或门卫“阍者”,只要是访问官贵大户人家的上门客,首先就必须要通过阍者这一关,还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规则。
那就是有钱好办事,必要的时候,你必须给他们塞一些“赂银”,否则基本都是被拒之门外,你也根本不可能踏入院子一步,当然,你这钱给的少了,自然也是进不去的,人们都叫这个是“门房通报费”。
所以,在那个时候,常常有拒客之事发生,也因为这些“阍者”的作崇,历史上也发生过很多的冤案,往往有很多人,因为付不起这个门房通报费,而被拒之门外,有冤无处伸。
古时有一位清正廉明的好官,就是包拯,在他到开封上任的时候,包拯曾经因为“阍者”的行为,训斥过他们,可是依然没有改变他们的行为,于是便在门口放了一个鼓,不需要“阍者”的通报,就可以击鼓鸣冤。
再者就是,古代那些官职高的人,自然会有人上门“送礼”,那自然是要先过门卫这一关,所以说,这种“阍者”自定的门房通报费,根本扼杀不了,而到了晚清时期的时候,这种行为更是肆无忌惮。
晚清时期的曾国潘是个都督,自然有很多人想要巴结,一次有个人想要进府拜访曾国潘,但是因为银子带的少,在门口哀求了门房好久,可是门房依然无动于衷,因为他们眼里只认钱,不认人。
后来,这人没办法,只好打道回府,过了两天又来时,给了门房不少的银子,这才进到了院子里,而这一幕,被站在庭院高处,放松身心的曾国潘看见了,这心情没好不说,反而窝了一肚子的火气。
曾国潘向来治下严明,没想到居然看到了这一幕,自然大怒,直接让这个门房卷铺盖走人了,其实收钱还不算最可恶的,最可恶的是他们那张嘴,往往因为他们那张嘴,因为背后爱嚼舌根害了不少人。
只能说,这门房的猖狂,主要原因还是他们背后的靠山,有些主人还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