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译为”的文章 - 第3页
  • 吾子之言的意思

    吾子之言的意思

    吾子: 1、古时对别人的尊称,译为“您”。 2、我的儿子。 中文名 吾子 外文名 wú zǐ 含义 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 出处 《国语·晋语》 读音 wú zǐ 解释 1...

    12-31 921 610 文章列表
  • 高考文言文游记类常考词汇有哪些

    高考文言文游记类常考词汇有哪些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

    12-31 964 436 文章列表
  • 古人的自谦雅称

    古人的自谦雅称

    一、用某些名词来代替代词“我”,这些在翻译时都可以直接翻译为“我”。  1.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  2.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谦下。  3.妇女往...

    12-31 278 529 文章列表
  • 策之不以其道的以是什么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的以是什么用法

    1、“以”在句中的意思是:按照。 2、原句出处:《杂说四·马说》 文言文以的意思: ①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做。《子路、曾晳、冉有、...

    12-31 83 482 文章列表
  • 劝学中而与焉的用法

    劝学中而与焉的用法

    “而”是文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文言虚词,在《劝学》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频率竟达到16次,将《劝学》一文中“而”的用法加以分析归纳,可以发现这16个“而”都是...

    12-31 165 245 文章列表
  • “因”字在文言文中的解释

    “因”字在文言文中的解释

    ①因袭;遵循。《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 ②接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③依照。《庖丁解牛》:“...

    12-31 844 400 文章列表
  • 而必为之辞而的意思

    而必为之辞而的意思

    而必为之辞,“而”在这里做连词,起到顺,递进的作用,可以翻译为,又。 原句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翻译为:君子厌恶那些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

    12-31 37 714 文章列表
  • 之乎者也而已其余等虚词的意思

    之乎者也而已其余等虚词的意思

    语文文言虚词的部分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12-31 953 56 文章列表
  •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而是什么词性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而是什么词性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句子中的“而”是个连词,用在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可不译。句子的意思是:因此,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 而,是文...

    12-31 390 405 文章列表
  • 余威震于殊俗于的用法

    余威震于殊俗于的用法

          该句中的“于”是介词,可译为“在”。      “余威震于殊俗”,从文言文句式的角度看,这个句子属于状语后置句。这句话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 “于”作...

    12-31 159 150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