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译为”的文章 - 第5页
  • 何为的文言句式

    何为的文言句式

    文言中,“何以……为”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用现代汉语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

    12-31 586 273 文章列表
  • 乎的引申义

    乎的引申义

    乎”字的用法 (一)“乎”字用作语气助词的用法: 1.“乎”字表疑问语气,用于疑问句末,要求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译为“吗”“呢”“呀”。 ①儿寒乎?欲食乎...

    12-31 49 541 文章列表
  • 吾其与闻之中的其的用法

    吾其与闻之中的其的用法

    该句中的“其”代指它, “其”字的用法 (一)“其”字用作代词的用法:又分几种情况: 1、“其”字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

    12-31 768 256 文章列表
  • 劝学中而与焉的用法

    劝学中而与焉的用法

    “而”是文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文言虚词,在《劝学》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频率竟达到16次,将《劝学》一文中“而”的用法加以分析归纳,可以发现这16个“而”都是...

    12-31 621 343 文章列表
  • 与的文言句式

    与的文言句式

    1、 文言文与的用法和意义 根据读音,可划分为以下用法与意义: 与yǔ 〈动〉 1、给予 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12-31 598 271 文章列表
  • 亦的文言文意思

    亦的文言文意思

    字义解释: 读音:yì ①表示两者同样,可译为“也”、“也是”。《十则》:“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②在疑问句中表测度语气,不译。《赵威后问齐...

    12-31 976 62 文章列表
  • 初三文言文虚词“以”求解答

    初三文言文虚词“以”求解答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

    12-31 17 856 文章列表
  •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词类活用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词类活用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中的“破”,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的意思。因为“破”处在谓语的位置且带了宾语“之”,所以就要考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怎么样...

    12-31 895 157 文章列表
  • 假舟楫者的舟的古今

    假舟楫者的舟的古今

    舟,就是船的意思。 假,翻译为,借,借助。 者,翻译为……的人。 楫,指船桨 假舟楫者,翻译为借助船(来渡河)的人。这句话出自荀子的《劝学》。原文是假舟...

    12-31 738 761 文章列表
  • 乃中经首之会乃的虚词用法意思

    乃中经首之会乃的虚词用法意思

    乃:连词,而,又。 考查知识点:文言虚词思路分析与延伸: 乃:连词,而,又。例子: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文言虚词“乃”分属副词和代词,共七种解释。 乃作副词...

    12-31 62 977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