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译为”的文章 - 第4页
  • 文言文以字的用法

    文言文以字的用法

    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

    12-31 884 361 文章列表
  • 之 于 而 与 者 其 乎 的意思和用法

    之 于 而 与 者 其 乎 的意思和用法

    常用文言虚词详析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

    12-31 986 665 文章列表
  • 文言文中之而者也得意义与用法

    文言文中之而者也得意义与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2-31 56 374 文章列表
  • 初三文言文虚词“以”求解答

    初三文言文虚词“以”求解答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

    12-31 867 346 文章列表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的“则”是什么意思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的“则”是什么意思

    则:就、有产生……的(情感)。 其它文言古义: 一、连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顺承或转折关系。1.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

    12-31 247 212 文章列表
  • 师说中而的用法及含义

    师说中而的用法及含义

    1、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递进,翻译为“而且”; 2、人非生而知之者 表承接(顺接、顺承),不译; 3、惑而不从师表转折,翻译为“却”;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12-31 784 10 文章列表
  • 论语12章而的一词多义

    论语12章而的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 “而”的用法可以简单归纳成以下几种: ①作为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翻译...

    12-31 376 195 文章列表
  • 师说中而的用法及含义

    师说中而的用法及含义

    1、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递进,翻译为“而且”; 2、人非生而知之者 表承接(顺接、顺承),不译; 3、惑而不从师表转折,翻译为“却”;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12-31 830 664 文章列表
  •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的意思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的意思

    典出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得有得到、获得之意,根据原文应译为 学到(曾未得其...

    12-31 471 80 文章列表
  • 夫子哂之的夫是什么意思

    夫子哂之的夫是什么意思

    夫子哂之,可以翻译为孔夫子笑了。或者翻译为孔子嘲笑他。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公西华侍坐》 这里的夫,最好不要单独解释,夫子是一个词,指老师。夫的本义...

    12-31 222 801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