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道德经”的文章 - 第15页
  • 范蠡为什么是鉴宝祖师爷

    范蠡为什么是鉴宝祖师爷

    古玩经营的祖师爷是范蠡,最早提出的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 古玩收藏家祖师爷是老子,老子在周朝曾经做过“收藏之史”,《道德经...

    12-31 623 573 文章列表
  • 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什么意思

    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什么意思

    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的意思是侯王之所以能够清、宁、灵、盈、生、贞,都是因为有了这个“一”。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九 原文节选如下: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

    12-31 851 352 文章列表
  •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原文译文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原文译文

     【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

    12-31 656 733 文章列表
  • 万路归一意思

    万路归一意思

    万法归一的意思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此句出自《道德经·第...

    12-31 446 989 文章列表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哪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哪里

    ‘’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象元。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

    12-31 469 95 文章列表
  • 仁、义、礼、乐、名、法、刑、赏指什么

    仁、义、礼、乐、名、法、刑、赏指什么

    理国之要,以仁义赏罚,此其大略也。然而用失其宜,反以为害。三代之亡,非法亡也,御法者非其人矣。故知法也者,先王之陈迹,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仁、...

    12-31 83 590 文章列表
  • 和光同尘原文

    和光同尘原文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锉其兑,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摘自老子《道德经》

    12-31 32 634 文章列表
  • 同其光合其尘原文

    同其光合其尘原文

    出自《道德经》,原文为:“彼兮似与我弗知其谁与?皆然兮其同也,鲜兮若之何云尔?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而不凋者,其入崖之松柏也。此之谓,不易之理...

    12-31 120 177 文章列表
  • 君子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君子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道德经·第五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

    12-31 180 113 文章列表
  •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全文及译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全文及译文

    全文: 道德经·第二十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

    12-31 333 689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