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道德经”的文章 - 第16页
  • 道德经中侯王孤寡不粟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侯王孤寡不粟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是“是以侯王孤寡不谷”,意思是诸侯和国王们都自称为孤,寡,不谷。 “孤”是孤独,“寡”是无助,“谷”是山谷,山谷虚空才能孕养万物,所以,谷有虚空、...

    12-31 822 326 文章列表
  • 修其身其德乃真解析

    修其身其德乃真解析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的意思是:“把修炼到一人身上,德表现出来的是纯真” 该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缀。修之于身...

    12-31 866 646 文章列表
  • 求真笃行什么意思

    求真笃行什么意思

           求真笃行的整句为“崇德博学,笃行求真”。意思是:崇尚模范的道德行为,广泛地学习各方面知识;踏实地做事做人,追求真善美。       其中崇德。这里所说...

    12-31 434 800 文章列表
  • 虚静无为的意思

    虚静无为的意思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虚静,指出“致虚极,守静笃”。“虚”、“静”指心灵的宁静。老子主张人应该化解物欲的执为心,使心灵虚静空明。 老子还主张无为,把无为看做...

    12-31 83 824 文章列表
  •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译文] 天地...

    12-31 132 190 文章列表
  • 燕处超然的出处和释义

    燕处超然的出处和释义

    这句话应该是“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意思是人的精神可以不依赖外物而获得。才能名气出众之人不为功名利禄等外物所劳累,...

    12-31 626 145 文章列表
  • 旷兮其若谷原文

    旷兮其若谷原文

    道德经·第十五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

    12-31 866 820 文章列表
  • 敦兮其若朴什么意思

    敦兮其若朴什么意思

    形容纯朴得好像未经雕琢。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五章 原文: 《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

    12-31 17 277 文章列表
  • 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道德经

    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道德经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为政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意思是人的欲望少了,人就安静了,人一安静了天下就自然安定了。 淡泊可明志,多欲易丧...

    12-31 472 456 文章列表
  •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译文] 天地...

    12-31 373 808 文章列表